拉伸纏繞膜生產工藝及規格
發布日期:2020-08-25 00:00:00 作者: 點擊:
拉伸纏繞膜采用擠出工藝加工,其主要原料有聚氯乙烯(PVC)、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丁二烯(PB)等具有黏彈性的高聚物,目前國內主要采用LLDPE、LDPE等,以復合膜為主。主要設備為擠出機及相應的輔助設備,如配料、混料、加料系統、測厚系統和卷取系統等。
主要生產工藝有兩種,即流延工藝和吹塑工藝,其各有優缺點,所生產的薄膜及所需設備性能對比如表1 所示。
吹塑工藝一般采用單層或多層共擠吹膜設備;流延工藝則選用流延生產線。進口吹塑設備為多層共擠(一般三層),目前Z多已可達5-8層。目前北美纏繞膜的標準為五層以上,已有九層設備投入工業生產;并且正在開發十一層和十四層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可生產0.1um的超薄薄膜。
國產吹塑設備主要為單層或雙層,三層及五層國內已經有生產,但并未普及。目前國內可生產Z大膜寬度為2.0-2.5m,厚度Z大在60μ,一般的常見的拉伸纏繞膜為20μ,Z薄的是在8-10μ。但由于國內生產企業生產線少,產能偏小,其調整產品快,可進行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但產品外觀質量較差,厚薄均勻性差,開工率都不高,平均在50%一60%。目前國內大多數拉伸纏繞膜生產企業多為此企業。
目前我國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多為引進設備,生產能力較大,如臺資企業華通聯合(南通)塑膠有限公司擁有3條意大利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的投資為250萬美元;北京帕克英包裝有限公司也引進了同樣的生產線。進口生產線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產量高、產品品質好,但投資額大。一條進口生產線需投資上千萬元人民幣,生產能力在5000-7000噸/年;而國產設備一條生產線投資15-20萬元,單線生產能力一般為1000噸/年,年生產量一般為600-700噸。
纏繞膜主要分機用纏繞膜和手用纏繞膜兩種。機用纏繞膜具有拉伸強度高、穿刺性能好等特點。拉伸倍數在2.5-4倍,而且產品穩定,尤其薄膜厚度均勻,故使用纏繞膜可確保單耗低,從而降低綜合成本。同時機用纏繞膜生產中還需添加MLLDPEE,所以一般價格相對手用纏繞膜要高。
機用纏繞膜需憑借纏繞機運用,可完成包裝自動化,適用于用量較大、運用頻頻或自動化程度高的單位。機用膜需求具有較高的拉伸力,本錢也較高,又分為普通型(阻拉)和預拉型,阻拉型是運用貨品本身重力發生的阻力合著機器底盤的轉變來完成裹緊物體,預拉型則是運用機器自配的拉伸部件先將膜預拉到必定份額再經過底盤的轉變纏緊貨品。預拉型膜的拉伸力要比阻拉型膜的拉伸力大,相對價格更貴。